

嘿,兄弟们!
咱网工搞交换机堆叠,最头疼的不是敲配置命令,而是连线时栽在接口上——
明明端口看着不少,插完堆叠就是起不来,蹲在机房里拔线重插半天,最后才发现是接口连错了。
今天就把交换机堆叠里的接口门道说透,让你下次堆叠一次搞定,少熬半小时夜。
一、堆叠接口就俩类型,逻辑和物理不一样
要搞懂堆叠连线,得先明白俩核心概念:堆叠逻辑接口和堆叠物理接口,这俩可不是一回事,千万别混为一谈。
先说堆叠逻辑接口,不管你手里的交换机是千兆还是万兆,每台就固定俩——多一个都没有。
这俩接口是设备内部认可的通信标识,堆叠时全靠它俩建立通信逻辑,少一个都无法正常运行。
你不用在交换机上找逻辑接口的标签,它不是实实在在能摸到的端口,而是设备系统里的逻辑通道。
再看堆叠物理接口,这就是你能摸到的、带标识的实际端口了。
厂家还算贴心,每台交换机能提供多个物理堆叠口——有的在机身自带,有的得插堆叠卡扩展。
这些物理口是用来插线的,数量多是为了方便你灵活连线,比如距离远用这个口,需要冗余用那个口,但最终都得对应到逻辑接口上。
简单说:逻辑接口是设备内部的通信标识,固定为两个;物理接口是实际可操作的接线端口,数量较多,二者必须对应才能正常工作。
二、硬规矩,逻辑1连逻辑2
要是你只堆两台交换机,别琢磨复杂的,记住一个死规矩:必须让两台设备的堆叠逻辑接口1和堆叠逻辑接口2对应相连。
不是说随便找两个物理口插上就行——比如你把A交换机逻辑1对应的物理口,插了B交换机逻辑1对应的物理口,哪怕线插得再紧,堆叠也起不来。
因为交换机堆叠时,得靠逻辑接口1和2形成双向通信通道,你要是俩逻辑1对着连,通道就断了,系统直接报故障。
所以连线前一定要做一件事:先确认每台交换机上,哪个物理口对应逻辑1、哪个对应逻辑2(一般设备手册里会标,或者机身端口旁有小字),然后严格按A逻辑1连B逻辑2,A逻辑2连B逻辑1的方式插线。
插完别急着通电,再瞅一眼——多花10秒检查,比后面排查半小时故障强。
三、堆叠卡堆叠:逻辑和物理口直接对应,不用瞎匹配
要是你用的是插堆叠卡的交换机,那接口对应就更简单了,不用查手册猜,直接一一对应就行。
堆叠卡插在交换机上后,卡上的物理堆叠口会明确标着1和2,这时候就按堆叠逻辑接口1=物理堆叠口1,堆叠逻辑接口2=物理堆叠口2来算——也就是说,堆叠卡上标1的物理口,直接对应设备的逻辑1接口;标2的物理口,直接对应逻辑2接口。
连的时候更省心:A交换机堆叠卡的物理1口,连B交换机堆叠卡的物理2口;A的物理2口,连B的物理1口。
不用考虑其他对应关系,按标好的数字来,准没错。这种情况下,只要线没插反,堆叠启动时系统会自动识别接口,省了不少配置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