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嘿,兄弟们!
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跟着师傅去小办公室布线,师傅头也不回说“去车上拿个hub过来”,你翻箱倒柜找半天,最后递过去一个傻瓜交换机,师傅还点头说“对,就是它”。
当时你心里犯嘀咕:这明明是傻瓜交换机啊,咋叫hub呢?
今天就扒扒这事——为啥现在干活说的hub,十有八九是傻瓜交换机。
今日文章阅读福利:《网工入门指南》
扫添加小助理微信,备注【入门】,即可获取。
一、先分清:真hub和傻瓜交换机,差的不是一点
别光跟着喊,得先搞明白二者根本不是一回事。
真hub是老古董了,工作时走共享带宽,比如一个8口hub,所有设备挤在一条带宽里,要是两台设备同时传数据,就会打架卡顿;
而且它没智能,收到数据就往所有端口乱发,浪费资源还不安全。
反观傻瓜交换机,虽然不用配置,但走独享带宽,每个端口都有独立带宽,设备同时传数据也不打架;
它还能智能判断数据该往哪个端口发,不瞎广播,效率比真hub高太多。
现在除了极个别老设备维护,真hub早没人用了——所以你手里拿的,大概率是傻瓜交换机。
二、为啥喊hub?老网工的习惯比术语更实在
那为啥大家还一口一个hub呢?
不是老网工不懂,是习惯太根深蒂固了。
早年间网络刚普及的时候,hub是小场景的标配,布线、接摄像头都用它,老网工喊顺了嘴;
后来傻瓜交换机性价比上来,慢慢替代了hub的位置,但干活时哪有空纠结“该叫傻瓜交换机还是hub”?
喊“hub”又短又顺口,同事一听就懂,比说“非网管型以太网交换机”省事儿多了。
还有个原因:小场景里的需求太像了。
不管是以前用hub,还是现在用傻瓜交换机,都是接个十几台电脑、几个摄像头,不用复杂配置,能通网就行。
老网工按用途喊“hub”,比按设备类型喊更直接——毕竟干活讲究效率,不是考术语。
你们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喊着“hub”干活,结果被新人追问“这不是傻瓜交换机吗”?或者见过有人真把hub当傻瓜交换机用,最后出问题的?
评论区聊聊,让大伙也乐呵乐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