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嘿!兄弟们
身为网络工程师,跟交换机打交道的时间说不定比陪家里人还多。
要是连各品牌交换机的名字都搞不清楚,工作效率肯定会受影响。
公司新进了某个牌子的交换机,就抱着产品手册翻来翻去,想靠这种方式熟悉?别逗了,这效率也太低了。
虽说交换机的性能和用途得看参数才能彻底了解,但大多数交换机,光看型号,就能知道它的大半功能和用途。
每个牌子的交换机命名都有规律可循,与其费劲翻手册,不如把这些规则记下来。
这篇文章专门给大伙整理了思科、华为和H3C三大厂商的交换机命名规则,赶紧转发到朋友圈,收藏起来,说不定啥时候就用上了。
今日文章阅读福利:《网工入门指南》
扫添加小助理微信,备注【入门】,即可获取。
思科产品一般以WS开头,这是固定的。
接下来的字母通常有两种:C和X,C代表固化交换机,X代表模块。
G:表示该交换机是千兆交换机(全部接口都是千兆的)。
TT:表示该交换机的千兆上连端口是Base-T(即接口)。
TC:表示该交换机的千兆上连端口是两用的,直接用是Base-T的,还可以在其上加模块。
TS:表示该款交换机还有千兆扩展插槽。
T:表示该系列交换机没有千兆扩展插槽。
E:表示该交换机是增强型的三层。
S:表示其是标准型的三层。
DC:表示其提供直流。
L:表示LAN Base。
举例:WS-C2975GS-48PS-L
WS-C:说明此类产品是交换机。
2975:表示交换机系列名。
G:表示主要端口速率为10/100/1000Mbps。
S:表示支持1组堆叠端口。
-48:表示交换机主要端口的数量。
PS:P表示支持PoE供电,S表示UPLINK接口为SFP接口。
-L:表示软件镜像为LANBase。
01、设备版本规则
LI(LitesoftwareImage):表示设备为弱特性版本。
SI(StandardsoftwareImage):表示设备为标准版本,包含基础特性。
EI(EnhancedsoftwareImage):表示设备为增强版本,包含一些高级特性。
HI(HypersoftwareImage):表示设备为高级版本,包含一些更高级特性。
PWR:表示设备支持远程以太网供电,供电符合802.3AF标准。
02、机框式设备命名规则
H3C中、高端以太网交换机都是机框式设备,且都属于三层交换机。
其产品命名中最后两位数字表示设备支持的业务单板槽位数,前面的数字则表示系列名,其中系列名的末尾数字表示三层交换的含义,可能为5及以上的数字。
如S12518高端核心路由交换机,表示设备提供18个业务插槽,属于S12500系列且具有三层路由交换功能。
03、盒式设备命名规则
H3C低端以太网交换机都是盒式设备,分为二层交换机或三层交换机。
为了便于描述,使用此类格式表示低端交换机的产品型号:S—AB—CC—DD—EE—PWR—FF。
H3C交换机的命名规则,我们通过一个实例来详解,以H3CS5500-28C-EI这个交换机为例了解它的意义。
根据上面型号对应的字母,来了解它代表的意义:
A列:产品品牌
B列:产品系列,S表示交换机,SR表示业务路由器。
C列:子产品系列,9表示核心机箱式交换机,7表示高端机箱式交换机,5表示全千兆盒式交换机,3表示千兆上行/百兆下行盒式交换机。
D列:是否带路由功能,>=5是三层交换机,<5是二层交换机。
E列:用于区别同一型号的多个系列,例如00/10/20。
F列:中低端交换机表示可用端口数。
G列:上行接口类型,C表示扩展插槽上行,P表示千兆SFP光口上行,T表示千兆电口上行,TP表示光电复用,F表示全光口,M表示支持MCE功能,R表示冗余(soho级别中后缀R代表机架交换机)。
H列:业务特性,HI表示旗舰型,SI表示标准型,EI表示增强型,LI表示精简型,PWR-SI表示支持POE的标准型,PWR-EI表示支持POE的增强型。
SI:标准型弱三层
PWR:远程供电
DC:直流供电
AC:交流供电
V:VLAN划分(SOHO产品)
E:增强型(SOHO产品),E前缀表示教育网专供交换机
H:增强型(SOHO)
+:升级版本
*说明:上述内容仅供参考,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有些内容所表达的意思可能会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