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公众号
商务合作
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类似的咨询:“老师,我想学华为的技术,但官网信息太散了,能不能给我讲讲华为到底都有哪些认证?我从哪开始最合适?”
今天这篇文章,就相当于一份 “华为认证全景地图” 。帮你把华为认证的体系、等级、方向彻底盘明白。无论你是在校学生、刚入职场的萌新,还是寻求突破的老手,这篇文章都能让你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路径。

一、先看骨架:华为认证的“三段式”等级体系
华为认证采用了非常清晰的三级进阶体系,从入门到专家。
1. HCIA - 工程师级别(入门级/初级)
定位:是整个认证体系的基石,目标是让你掌握特定技术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难度:主要考察对基础理论、基本配置的了解和记忆。
你能干啥:具备胜任初级岗位的能力,比如网络运维助理、初级工程师等,能够协助完成设备的配置和日常维护。
2. HCIP - 资深工程师级别(中级)
定位:在IA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和掌握中高级技术,具备设计和部署中小型网络的能力,并能够处理复杂的故障。
难度:开始涉及复杂技术原理和方案设计,需要较强的动手实验能力。
你能干啥:可以胜任中型企业的网络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等核心岗位,能够独立负责某一技术领域。3. HCIE - 专家级别(高级)
定位:这是华为认证体系的最高级别,代表你在某一技术领域达到了专家水平。不仅要求你知道“怎么配”,更要知道“为什么这么配”,并能设计、优化、排查超大型复杂网络。
难度:它的苛刻闻名业界,包含笔试+8小时全真实验+技术面试三个环节,是对知识、技能、体力、心理素质的终极考验。
你能干啥:成为企业内的技术权威、架构师,或培训领域的金牌讲师,是求职市场上公认的“硬通货”,薪资水平与HCIA/HCIP有质的飞跃。
小结一下:这三个级别是垂直关系,但政策上允许跨级报考(比如可以直接考HCIE)。
新盟教育 华为认证授权培训合作伙伴 官方授权 培训学习更有保障!
二、再看分支:华为认证的“十一大”技术方向
如果说等级是“纵向深度”,那么方向就是“横向领域”。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一条或多条赛道深耕。以下是目前最主流、最受欢迎的几个方向:
1. 网络技术与通信(基石中的基石)
Datacom(数通):这是所有方向的根基,相当于IT世界的“道路交通系统”。主要学习路由、交换、协议(如OSPF、BGP)等。绝大多数人学习华为认证的第一站。
Carrier IP(运营商IP):更侧重于电信运营商级别的网络技术,如5G承载网。适合目标进入运营商、服务提供商的同学。
2. 安全与隐私保护(当下的绝对热点)Security(安全):学习如何构建企业网络安全防线,包括防火墙、VPN、入侵防御、云安全等。在网络安全事件频发的今天,安全专家是市场上的“稀缺资源”。
3. 云计算与数据中心(面向未来的核心)
Cloud Computing(云计算):学习搭建、维护和管理云平台(如华为的FusionCompute, OpenStack)。企业上云是绝对趋势,云工程师需求巨大。
Data Center(数据中心):专注于数据中心内部的网络、计算、存储融合技术,培养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专家。
4. 其他方向
WLAN(无线局域网):专门研究企业级Wi-Fi网络的规划、部署和优化。
Storage(存储):学习各种数据存储技术和方案,确保企业数据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访问。
Intelligent Computing(智能计算):聚焦AI计算、服务器等技术,面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
Transmission(传送网):涉及光传输、SDH等通信基础网络技术。
三、如何组合:
了解了等级和方向,我们就可以组合出属于自己的学习路径了。以最经典的“数通”转“安全”为例:
1. 新手入门期:HCIA-Datacom
目标:扎稳马步,搞懂网络基础(IP地址、VLAN、静态路由等)。
2. 技能深化期:HCIP-Datacom
目标:成为网络技术骨干,精通OSPF、BGP等关键协议,能设计中型企业网络。
3.专家成型期:HCIE-Datacom
目标:成为网络领域公认的专家,具备设计、优化、排查超大型复杂网络的能力。
4. 跨界拓展期:HCIE-Security
目标:在成为网络专家后,基于坚实的网络基础,向高薪的安全领域拓展,成为复合型顶尖人才。
写在最后:给你的几点真心建议
1. 先定方向,再选等级:先想好自己未来想做什么(是搞网络、还是搞云、还是搞安全),再决定从哪个级别的认证开始学起。
2. 数通是万能的基石:如果你非常迷茫,不知道选哪个,那就选数通。它的知识是普适的,学好数通,再转其他方向会容易得多。
3. 敬畏HCIE,合理规划:HCIE是极具挑战性的目标,不要指望“速成”。它需要你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系统学习和实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选择一家靠谱的培训机构,在老师的指引和同学的陪伴下学习,是最高效、成功率最高的路径。
4. 认证是能力的证明,而非目的:最终目的是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多动手做实验,理解原理,而不是仅仅为了“背题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