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嘿!兄弟们
先给大家来道简单的数学题算算。光纤100M网速换算一下是这样的:100Mbps=100Mb/s=100÷8MB/s=12.5MB/s=12.5×1024KB/s=12800KB/s(这里得注意,1B=8b)。
也就是说,100M光纤的理论最高下行速度能到12.5MB/s(或者12800KB/s),实际用起来一般在10MB/s或者10000KB/s上下。
很多人申请宽带时都遇到过这种情况:明明办了百兆甚至千兆宽带,实际用的时候却达不到理想的峰值。
从技术角度看,这背后其实是有原因的。
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这事,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不少,比如软硬件选择、传输路径、宽带运营商等。这篇文章就来详细分析分析。
硬件:网线、网卡、路由器的质量都会影响实际网速。
(1)网线
五类线:带宽100M,适合百兆以下的网络,标识是“CAT5”。
超五类线:带宽155M,是目前的主流产品,标识是“CAT5E”。
六类线:带宽250M,用于搭建千兆网,标识是“CAT6”。
(2)网卡
无线网卡的标准有这些:
IEEE802.11a:用5GHz频段,传输速度54Mbps,和802.11b不兼容。
IEEE802.11b:用2.4GHz频段,传输速度11Mbps。
IEEE802.11g:用2.4GHz频段,传输速度54Mbps,能向下兼容802.11b。
IEEE802.11n(Draft2.0):用于英特尔新的迅驰2笔记本和高端路由器,可向下兼容,传输速度300Mbps。
(3)路由器
建议用双频路由器。这种路由器能同时在2.4GHz和5GHz频段工作,比起单频段路由器,无线传输速率更高,抗干扰性更强,信号更稳,不容易掉线,现在已经成了无线产品的主流趋势。
软件:软件方面主要是路由器和网卡的设置,这也是影响网速能否达标的重要因素。
02/路径传输那些事
五类线:这类电缆增加了绕线密度,外层用高质量绝缘材料,传输频率100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10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在100BASE-T和10BASE-T网络中,是最常用的以太网电缆。
超五类线:衰减更小,串扰更少,衰减与串扰的比值(ACR)和信噪比(Structural Return Loss)更高,时延误差更小,性能提升明显,主要用于千兆以太网(1000Mbps)。
六类线:传输频率在1MHz~250MHz之间,在200MHz时的综合衰减串扰比(PS-ACR)有较大余量,带宽是超五类线的2倍,最适合传输速率高于1Gbps的应用。
六类线和超五类线有个重要区别:六类线在串扰和回波损耗方面的性能更优,这对新一代全双工高速网络应用来说非常重要。
六类标准取消了基本链路模型,布线采用星形拓扑结构,要求永久链路长度不超过90米,信道长度不超过100米。
通常理论距离是100米,实际使用中一般在80米左右,如果是办公室里的普通布线,对网速几乎没什么影响。
估计不少人都有过这种经历:有些号称百兆的宽带,一到上网高峰期看视频就老缓冲。
别觉得奇怪,有时候你办的“百兆宽带”,可能是整个小区共用这百兆带宽,高峰期全小区用户都上网,速度自然就慢下来了。
推荐运营商的话,我个人比较倾向于移动和联通。
不过,不同运营商的网络服务点和基站分布不一样,不同区域适合安装的宽带也不同,大家可以根据小区周边的服务点来选择。
运营商提供的网络带宽和实际带宽肯定有差距,毕竟传输过程中会有损耗,但都在合理范围内。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