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网络带宽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企业、学校、机构等组织中,网络带宽的不足会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和用户体验。硬件升级是增加网络带宽的一种途径,但是成本高昂并且需要较长时间实现。而以太网链路聚合技术(Eth-Trunk)则可以通过捆绑多个物理接口,实现逻辑接口的增加,从而达到增加链路带宽的目的,同时不需要进行硬件升级。
以太网链路聚合是一种通过将多个物理接口批量捆绑为一个逻辑接口的技术。在以太网链路聚合中,一个逻辑接口由多个物理接口组成,形成一个逻辑链路。对外表现为一个逻辑接口,可以看作是多个物理接口的汇聚,支持单个IP地址和单个MAC地址,具备高可靠性和高带宽的特点。
以太网链路聚合技术主要有以下三个优势:
1、增加带宽
链路聚合接口的最大带宽可以达到各成员接口带宽之和。例如,若将两个100Mbps的物理接口绑定为一个逻辑接口,则逻辑接口的最大带宽可达到200Mbps。这样,通过链路聚合技术,可以不进行硬件升级的情况下,实现带宽的增加。
2、提高可靠性
当某条活动链路出现故障时,流量可以切换到其他可用的成员链路上,从而提高链路聚合接口的可靠性。因此,在以太网链路聚合中,即使其中一个物理链路出现故障,整个逻辑链路仍然能够正常工作,避免了网络中断的情况。
3、负载分担
在一个链路聚合组内,可以实现在各成员活动链路上的负载分担。当数据包流向链路聚合接口时,根据不同的负载均衡算法,将数据包分发到链路聚合组内的各个成员链路上,从而减轻每个成员链路的负载压力,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
根据是否启用链路聚合控制协议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链路聚合分为手工模式和LACP模式
手工模式下,Eth-Trunk的建立、成员接口的加入由手工配置,没有链路聚合控制协议LACP的参与。该模式下所有活动链路都参与数据的转发,平均分担流量。如果某条活动链路故障,链路聚合组自动在剩余的活动链路中平均分担流量。
当需要在两个直连设备之间提供一个较大的链路带宽,而其中一端或两端设备都不支持LACP协议时,可以配置手工模式链路聚合。
链路聚合控制协议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是基于IEEE802.3ad标准的一种实现链路动态聚合与解聚合的协议,以供设备根据自身配置自动形成聚合链路并启动聚合链路收发数据,LACP模式就是采用LACP的一种链路聚合模式。聚合链路形成以后,LACP负责维护链路状态,在聚合条件发生变化时,自动调整链路聚合。
DeviceA与DeviceB之间创建Eth-Trunk,需要将DeviceA上的四个接口与DeviceB捆绑成一个Eth-Trunk。由于错将DeviceA上的一个接口与DeviceC相连,这将会导致DeviceA向DeviceB传输数据时可能会将本应该发到DeviceB的数据发送到DeviceC上。而手工模式的Eth-Trunk不能及时检测到此故障。
如果在DeviceA和DeviceB上都启用LACP协议,经过协商后,Eth-Trunk就会选择正确连接的链路作为活动链路来转发数据,从而DeviceA发送的数据能够正确到达Devic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