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涉及到网络路由协议时,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和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是两种常见的协议。它们在路由器之间传递和更新路由信息,以确定最优路径并实现数据包的转发。在配置这些路由协议时,可以使用filter-policy命令来进行路由过滤,以控制哪些路由可以进入或离开路由器。
RIP是一种距离矢量路由协议,通过周期性地广播路由表信息来更新路由信息。在RIP协议中,filter-policy命令用于对接收和发送的路由条目进行过滤。例如,在R1路由器上使用命令"filter-policy 2000 import",ACL 2000被应用于接收的路由条目,根据ACL的规则决定哪些路由可以进入R1路由器。类似地,在R3路由器上使用命令"filter-policy 2000 export",ACL 2000被应用于发出的路由条目,决定哪些路由可以离开R3路由器。
对于OSPF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它使用SPF(Shortest Path First)算法计算最优路径,并通过交换链路状态广告(LSA)来传递路由信息。在OSPF配置中,filter-policy命令也可以用于路由过滤。例如,在R5路由器上使用命令"filter-policy 2000 import",ACL 2000被应用于全局路由表,根据ACL的规则决定哪些路由可以加入全局路由表。需要注意的是,在OSPF中,filter-policy命令对于LSA传递的过滤是无效的。
此外,针对引入的静态路由,可以结合使用import-route static和filter-policy命令来进行过滤。例如,在R6路由器上使用命令"import-route static"引入静态路由,并使用"filter-policy 2000 export static"将ACL 2000应用于这些静态路由。根据ACL的规则,决定哪些外部路由可以引入,哪些外部路由不能引入。
总结起来,RIP和OSPF是两种不同的路由协议,它们在路由器之间传递和更新路由信息。通过使用filter-policy命令,可以对接收和发送的路由条目进行过滤。然而,在OSPF中,由于传递的是链路状态广告而不是路由条目,所以filter-policy命令对于LSA传递的过滤是无效的。为了对引入的静态路由进行过滤,可以结合使用import-route static和filter-policy命令。这些命令和策略可以根据ACL的规则,决定哪些路由可以进入或离开路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