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互联网规模的不断扩大,路由协议的选择和优化变得至关重要。IS-IS作为一种内部网关协议(IGP),在大规模网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最初是为ISO的CLNP设计的,但随着IETF对其进行扩展,使得IS-IS能够适用于TCP/IP环境。IS-IS不同于其他路由协议,其采用了特殊的地址结构和路由计算方式。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IS-IS的工作原理、地址构成,以及它在当今网络架构中的应用。
当比较IS-IS和OSPF时,两者都是内部网关协议(IGP),但它们在地址分配和使用方面有所不同。IS-IS(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是一种基于链路状态并使用最短路径优先算法进行路由计算的IGP协议。IS-IS最初是为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无连接网络协议CLNP设计的,因此它最初并没有直接使用IP地址。
为了支持IP路由,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通过RFC 1195对IS-IS进行了扩展和修改,使其能够同时应用于TCP/IP和OSI环境中。经过修订的IS-IS协议被称为集成IS-IS。尽管IS-IS最初设计用于支持ISO的CLNP协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也成为了支持IP路由的重要协议之一,特别是在大型ISP网络中被广泛部署。
在IS-IS中,地址分配和使用的概念与IP有所不同。IS-IS使用NSAP地址(Network Service Access Point)来唯一标识网络中的设备。NSAP地址由几个部分组成:
IDP(Initial Domain Part):相当于IP地址中的主网络号。由AFI(Authority and Format Identifier)和IDI(Initial Domain Identifier)两部分组成,用于标识网络地址的分配机构和格式,以及标识特定域。
DSP(Domain Specific Part):相当于IP地址中的子网号和主机地址。由High Order DSP、System ID和SEL三个部分组成,用于标识区域、区分主机以及指示服务类型。
Area Address:由IDP和DSP中的High Order DSP组成,用于标识路由域和路由域中的区域,类似于OSPF中的区域编号。
System ID:用于在区域内唯一标识主机或路由器,长度固定为48位(6字节)。
NET:网络实体名称,是设备本身的网络层信息,类似于一种特殊的NSAP。在路由器上配置IS-IS时,只需要考虑NET,NSAP可以不予关注。在配置多个NET时,System ID必须相同。
IS-IS的地址结构和概念与IP地址有所不同,它们是为不同的网络环境和协议设计的。随着IS-IS的发展和扩展,它被广泛应用于支持多种协议的路由环境中,包括IP路由。虽然最初是为ISO网络设计的,但由于其灵活性和可扩展性,IS-IS已成为构建大型互联网和ISP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